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青春实践行 甲子曲园梦】“古韵·寻‘密’探拓者调研团走进高密——探索高密泥塑与扑灰年画

Date: 2015-07-17

既探拓高密四绝之前两绝——茂腔、剪纸之后,7月15日,古韵·寻“密”探拓者调研团又走进乡间去追寻高密泥塑与扑灰年画的发展脚步。

高密泥塑是一种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汉族民俗工艺品,尤其以聂家庄泥塑闻名。为领略聂家庄泥塑独特的艺术特点,调研团前往聂家庄拜访了90后民间艺人聂鹏。在聂鹏工作室内,队员们参观了大小不同形态迥异的泥塑成品。聂鹏向大家介绍了如何着色、如何使动物神态更加生动传神,并向队员们展示了高密泥塑独有的发声特点,使大家充分感受到高密人民无穷的智慧。随后,聂鹏又带领大家来到“聂鹏泥塑作坊”,一排排还未着色的泥塑整齐排列在桌上,聂鹏为队员们展示了着色的料、制作动物的模具以及制作泥塑的七大流程,并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建立起专门的泥塑产业园,把泥塑文化产业化,在继承原有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让更多海外朋友认识中国泥塑聂鹏对民间艺术的发展观念使大家学习到如何保护、宣扬、传承发展民间艺术,激起大家对保护民间艺术的使命感。

离开聂家庄,调研团又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传承人王树花家里,王老师对调研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王老师创作扑灰年画的画室,并对“扑灰”一词的由来提出疑问,王老师耐心为大家展示创作年画时如何“扑灰”,并亲自动手演示让队员们明白了“扑灰”的含义。紧接着王老师又带大家参观了扑灰年画展厅,数百幅不同内容的年画井井有序地挂在墙上,王老师挑选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年画为大家介绍了其内容、创作灵感及深层寓意。最后,队员们纷纷表示被王老师精湛的画艺深深折服,并对扑灰年画独特的绘画方式啧啧赞叹。

通过此次对高密四绝的探访之行,队员们无不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博大精神所吸引,大家不仅学习到不同民间艺术的创作方法,而且对高密人民智慧的结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高密四绝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由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发展下去,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作者:李娜

责编:王晓